吾道游学杭州站:实探大华、博世、中控技术,寻找AI驱动产业升级秘钥
2025-04-21 10:31      苏商管理员      192℃

4月10日-11日,“吾道产业对标游学·杭州站”重磅开讲。此次课围绕“科技创新为企业注入活力”主题,实地考察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大华股份、博世电动工具、中控技术等标杆企业,并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雪浪云创始人兼CEO王峰、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员杨赓、博世互联工业事业部中国区副总经理潘祺、博世电动工具杭州工厂厂长曹军海等带来精彩授课,聚焦 AI驱动产业升级与硬科技国产化突破,深度解析杭州科创生态,助力学员把握智能经济时代机遇。苏商会副会长、苏商传媒集团总裁梁泳作为学习顾问陪同交流并给予点拨。

 

一、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凭借百年积淀、顶尖学科实力和突出的产学研融合能力,稳居中国机械工程领域第一梯队,是培养高端装备创新人才的核心基地。

此次课程第一站,吾道学员一行来到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亲眼目睹“国之重器”的恢弘与高精,同时了解机械学院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实验室里,科研人员详细介绍了先进制造装备与技术、机电系统控制等前沿科研成果,学员们近距离观摩高精度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等设备,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

参观完毕,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员、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杨赓带来精彩分享。杨赓指出:“未来十年,AI智能装备将引领制造业变革。”当AI大模型渗透至75%的头部企业,当生成式AI覆盖80%供应链核心环节,制造业正在经历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惊险一跃。这场由AI智能装备驱动的制造业变革,不再是未来学家的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产业革命。杨赓强调,企业需加速技术融合与人才储备,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

雪浪云创始人兼CEO王峰则聚焦于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战略规划,带来了精彩的分享。王峰表示:“工业大模型是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他详细介绍了雪浪工业大模型在高端装备知识中台研发、航空行业工业软件研发、新型材料企业产品研发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分享了雪浪云在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中的深刻体会,引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与互动。

 

二、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端到端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系统及服务,为城市运营、企业管理、个人消费者生活创造价值。4月10日下午,吾道学员一行走进大华智慧物联网产业园,参观智能工厂、柔性工厂,走过球机装配线和点胶线、镜头装配线等自动生产线,对领先的自动化物流输送线与流水线啧啧称赞。

参观后,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利泉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带领大华20余年的创业经验、感悟,并紧随时势,结合大华深耕海外市场的丰富经验,以及人工智能应用于生产的实践探索,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大课。傅利泉表示:“利他是最好的利我。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机会和平台,企业方能长青。”此外,傅利泉还紧随时势,着重分享了大华股份在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等方向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如大华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零跑汽车,去年四季度盈利8000多万,表现非常亮眼。傅利泉断言:“大华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持续创新。我也是技术人员,曾经是工程师,现在还在带团队做产品。”大华股份成立了先进技术、大数据、芯片、中央、网络安全五大研究院,这五个研究院支撑了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傅利泉认为,一家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大华把营收额中的约10%用来投入研发,目前大华的研发岗位超过50%,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劲的源动力。

此外,大华工商企业部总监王文龙AI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分享。他以AI大模型在企业中的解决方案为切入点,以大量真实的案例、详尽的解说介绍了大模型的数字化和应用,特别是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应用。王文龙表示:“人工智能在产业部门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通专融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AI大模型已突破实验室阶段,正深度渗透到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尤其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展现出革命性价值。

课后,苏商会副会长、苏商传媒集团总裁梁泳致总结辞,梁泳表示:“在研究一个企业时,不能只看其今天怎么样,更要长远看待它的未来;不仅要关注这个企业的产品和豪华团队,更要看这个企业的创始人,看他是如何一步步地从一个普通人走到领先全球的企业掌门人。”大华股份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持创新、保持进取、保持出击,才能获得持续、快速的增长。

 

三、博世电动工具

作为博世电动工具和附件的全球三大制造基地和两大研发中心之一,博世电动工具杭州工厂聚焦研发与创新,不断推动中国区研发制造的产品走向全球。从“浙江省级智能工厂”到五度蝉联“工业龙头企业”,这座深耕杭州30年的工厂,凭借42项核心技术与200+项发明专利,持续为行业输出“博世标准”。

博世电动工具杭州工厂厂长曹军海以一组硬核数据开启了本次参访:50%自动化生产率、80%设备互联率、100%产线MES覆盖。在工厂数字化负责人张培森的带领下,企业家们深入车间一线,实地探访智能制造实践案例。随后,博世互联工业事业部咨询业务负责人潘祺带来了关于“博世精益数字化转型”的干货分享。从战略全景到方法落地,再到真实案例解析,一路深入浅出。现场答疑环节更是火花四溅,引发共鸣,掌声与互动不断。

 

四、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的绝对龙头,核心业务覆盖DCS(分布式控制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在石化、化工、电力等关键行业深度绑定国家能源安全与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4月11日下午,吾道学员一行来到中控技术总部,参观其数字化展厅和体验中心,全面了解了中控技术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工业AI等领域的发展战略布局、创新技术实践和重要经营成果,深度体验了中控“1+2+N”智能工厂新架构及其在流程工业多场景下的成功应用实践。

随后,中控技术总裁助理赵路军带来智能制造、数字化相关主题分享。赵路军表示:“随着数据积累、算力发展、模型优化,AI技术将进一步透视工业数据的宝藏,洞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规律。”从制造业角度来看,有三大核心技术,一是先进的工艺,二是先进的装备,三是先进的运营技术。工艺技术是第一位的,装备也在慢慢走向高端,而先进的运营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低成本的生产。生产自动化是基础,管理自动化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此外,中控技术市场推广与支持总监蔡小辉“AI+机器人”这个有趣的角度娓娓道来,向学员们描绘一幅生动新奇的未来图景。中控技术凭借在数字化与智能化领域多年积累的深厚底蕴,于2024年正式构建起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从无到有的征程中,中控技术不断突破,机器人产业业务涵盖智能巡检机器人、固定式在线AI设备、物流包装设备、手持巡检设备、厂内物流设备等。据悉,中控技术与创新中心将合作重心聚焦于人工智能“大脑”及应用场景的双向突破。中控技术凭借资金注入、多元的行业应用场景、工业软件领域的技术积淀以及研发人才储备等优势,能够为创新中心在人形机器人研发进程中的技术快速迭代筑牢根基,有力推动相关技术不断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