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游学宁波站:实探方太、公牛、吉利、卧龙控股,制胜全球化时代!
2024-08-09 10:41      苏商管理员      2251℃
7月31日-8月2日,“吾道产业对标游学宁波站”在宁波、绍兴重磅开课。此次课程组织参访方太集团、卧龙控股集团、吉利汽车研发中心、公牛集团等“浙江制造”标杆企业,并特别邀请了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吉利汽车集团CGO(首席政府事务官)李伟平,原吉利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曾任钦州市委副书记、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常务副主任高朴,公牛集团董事、副总裁周正华,卧龙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高级顾问王建乔,卧龙电驱集团全球销售总部常务副总裁李强,方太文化研究院专家顾问陈曼,绍兴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李永鑫等带来精彩授课,围绕“全球化时代的竞争战略”主题答疑解惑、分享洞见。苏商会创会人/常务副会长、苏商学院理事长俞文勤作为学习顾问陪同交流并给予点拨。课堂学习之外,学员们一同探访阳明故里,研习阳明心学,追随圣人足迹,感悟知行合一。


图片

方太:以中学之道,御西学之术

有人说,方太是一家企业,更是一种文化现象。731日,怀揣着对方太文化的好奇与向往,学员们走进方太理想城取经问道,深入探寻企业文化落地、传承之策。

上午,学员们首先参观了方太的智能厨电未来工厂,见证方太云策大脑、数字孪生及人工智能多场景,感知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随后,在方太展厅,学员们全面了解方太发展史、中国式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并零距离接触厨电行业的前沿产品与创新技术。

图片

在下午的授课交流环节,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作《中西合璧的方太文化》主题分享,为在场的学员们解读了方太文化的核心理念以及践行体系。

茅忠群介绍,方太内部自2008年开始全面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以“仁爱”为核心,将西方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改良,使其更符合方太的特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最终形成了“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十六字方针。同时以企业三观(使命、愿景、价值观)为核心,形成了四大践行体系和干法,即顾客得安心;员工得成长;社会得正气;经营可持续。

方太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处处体现着“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三品”之中,人品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好的人品,才能有好的企品和产品。方太的理念坚守,不是说在嘴上、贴在墙上,而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所有方太人的行为中,体现在方太的产品和服务里。

图片

方太文化研究院专家顾问陈曼为学员们带来了《文化即业务-方太人文管理理念》主题授课。

方太认为:人对于企业的意义:一是实现商业价值的资源,二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人文管理的价值,一是支撑商业价值的实现,二是让员工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事业生命双成长。因此,方太一直基于组织和员工的双成功来建设方太人文管理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与升级。

通过陈曼老师的深入讲解,学员们深刻领悟方太在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组织职级设计、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激励、任职资格和晋升等模块的探索和迭代,学习如何将文化融入干法中,支撑企业商业价值实现的同时,让员工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事业生命双成长。

图片

卧龙:全球视野,数字赋能,

再造一个新卧龙

从一家小作坊起步,成长为拥有3家上市公司,57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8万名全球员工,年销售额470亿元的全球头部电机企业,卧龙控股集团已走过四十载春秋。

图片

81日上午,学员一行深入卧龙控股集团参访学习,先后参观了卧龙集团产品馆、文史馆以及卧龙家用电机事业部的数字化工厂和自动化产线车间。

图片

卧龙电驱集团全球销售总部常务副总裁李强作《卧龙集团国际化市场拓展经验交流》,深刻解答了“中国企业为何扬帆出海”的时代之问,并围绕卧龙集团的国际化实践,分享了宝贵的出海经验与策略。

李强强调,企业出海关键在于精准定位与策略规划。企业应基于自身资源条件,明确哪些海外市场具有最大吸引力与潜力,作为重点开拓对象。这要求我们深入理解各行业的国际市场特性,识别出与自身业务最为契合的目标市场。

对于企业家而言,出海战略需遵循两大原则:一是避免盲目跟风,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分析做出决策;二是循序渐进,通过初步调研与评估,再逐步深入,确保每一步都稳健前行,避免因冲动决策而导致的不可逆转后果。

图片

卧龙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高级顾问,曾任卧龙控股集团常务(执行)董事、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建乔以《卧龙发展历程及历史抉择》为主题,深入分享了集团的全面概况,细致描绘了其经营发展的辉煌历程与关键抉择。

据介绍,卧龙推动并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即:电机产业作为卧龙的第一条成长曲线要稳定发展,加快产品的迭代升级,大力发展高效电机、永磁电机、电机+变频等新电机产品;新能源产业作为卧龙的第二条成长曲线要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电动交通等业务;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作为卧龙的第三条成长曲线要全力发展,大力发展“电机+变频+上位机+传感器+N”的系统解决方案业务。

图片

吉利:贯彻“高价值出海”,从走出去到走得更远

82日上午,学员们走进吉利汽车研发中心,在吉利汽车集团 CGO(首席政府事务官)李伟平的带领下参观展厅,近距离感受吉利的产品魅力。

图片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李伟平分享了吉利集团的成长历程与战略蓝图。吉利从冰箱零配件起步,历经装潢材料、摩托车等,最终深耕汽车产业,并逐步实现了从“低价战略”向“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的全面转型。

图片

据介绍,吉利汽车从追随到引领,从对标到立标,吉利整合全球资源、推动技术协同,抢占行业造车技术制高点,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制造、研发、采购、销售的全球布局,以过硬的实力代表中国汽车品牌强势角逐“世界赛道”,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挺进,推动制造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参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塑。

图片

原吉利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曾任钦州市委副书记、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常务副主任高朴带来《吉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实践与当前中国的国际化战略选择》主题分享。

高朴深入剖析了吉利如何通过收购沃尔沃等标志性海外品牌,实现了国际化战略的飞跃式启航,并成功在欧洲、中国及东盟构建起三大汽车产业核心枢纽。特别是在东盟区域的宝腾项目,充分彰显了吉利在多变市场环境中卓越的运营能力。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变化、商业模式转型及国际政治经济等。对此,他提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三个阶段:产品中心、品牌科技中心和平台生态中心,并倡导通过构建国际产业链条和跨国合作通道,实现中国企业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

此外,高朴先生特别指出东盟地区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桥头堡,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更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战略价值,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与平台。

图片

苏商会创会人/常务副会长、苏商学院理事长俞文勤作学习总结,他送给学员们四个词——沉潜、创造、酣畅、自由。一是沉潜,沉下心,钻进去,去掉身上的浮躁之气;二是创造,创造新技术、新需求、新模式、新业态;三是酣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彻底,做得酣畅淋漓;四是自由,唯有解放人,唯有自由的灵魂,才能使组织变得强大,让企业走得更远。

图片

公牛:专业专注,只做第一,走远路

在很多人眼里,插座就分两种:一种是公牛品牌,一种是其他品牌。公牛对消费者的心智占领程度,可见一斑。在企业数以万计的照明电工行业,跑出来的为什么偏偏是公牛?

图片

82日下午,学员们来到公牛集团,实地观摩公牛产品展厅、智能生产车间和立体化物流仓库,并聆听公牛集团董事、副总裁周正华带来的精彩分享。

“专业专注,只做第一,走远路。”正是这三句话,伴随公牛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道路,从一家插座家庭作坊发展成为国内照明电工应用产品领域第一家市值破千亿的企业。周正华从这三句话出发,提纲挈领地解读了公牛在长期实践中沉淀下来的思想结晶。

首先,“专业专注”,做任何事情,都要集中注意力,用专注的精神来做专业的事情。从喊出“用不坏的插座”口号的那天起,公牛就始终秉承着持之以恒的愚公精神与尽善尽美的精益思想。

图片

其次,“只做第一”,关于这一点,公牛有一套简单而朴素的方法论。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值得进入?主要看三点:一是有没有成长空间,行业内是否已经产生垄断性品牌,是否还有开拓广泛市场的机会;二是有没有创新空间,是否能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实现差异化竞争;三是有没有母合优势,母公司能否支持和带动新业务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看产品是否符合大趋势——回过头来看,公牛能凭借排插业务快速起步,正是得益于家用电器的蓬勃发展。

最后,“走远路”。瞄好“只做第一”的方向,铆足“专业专注”的劲头,实现“走远路”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