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浪潮之下,企业未来如何乘风破浪?
2020-11-02 14:29      苏商管理员      5804℃
我们现在正进入一个“大、智、物、移、云”——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时代,一个计算无处不在、软件定义一切、网络包容万物、连接触手可及、宽带永无止境、智慧点亮未来的新时代。行业疆界正在拓展、商业场景正被重塑,成熟的智造生态正在重新定义未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从“制造”向“智造”全力迈进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IMG_5377.jpg


2020年7月24日-25日,由苏商会、苏商学院主办的《江苏智能制造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第三期)第2次课程在苏州重磅开课,来自全省各地的20多位学员再次集结,共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问道、寻道、论道”之旅。

 

此次课程特别邀请了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中心副主任常蕾、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超智能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雄安新区智能智慧城市首席专家杜明芳、中国电信研究院物联网行业研究总监王志成带来精彩授课,并带领学员们对康力电梯总部产业园和智能制造车间进行了深度参访。康力电梯董事长王友林先生致辞表示欢迎,康力电梯信息中心总经理陈振华先生则带来了《企业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设》专题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学习还特别设置了“信息化之殇”主题私董会环节,鼓励学员们就企业经营中的共性难题进行深度沟通和开放讨论,真正实现借他人智慧解自身迷惑、借他人迷惑助自我成长。



1


工业互联网,“智”造新引擎


 

IMG_5307.jpg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张工业互联网面孔。工业互联网到底“长什么样”?它如何让制造业“旧貌变新颜”?企业又该如何享受更多政策红利,推动自身制造转型?课程伊始,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中心副主任常蕾老师以《2020年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为题,深度阐释工业互联网的内涵、背景、趋势以及重大相关政策,分享自己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的思考和对产业未来的预判,帮助每位学员拓宽了自身的认知视野和知识边界。

 

结合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基本内涵,常蕾老师强调,从逻辑起点来看,工业互联网姓“工”不姓“互”,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制造业的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从信息化机理来看,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在于信息流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常蕾老师指出,当前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不敢用”,顾虑是否有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二是“不会用”,缺乏系统性的平台落地方法论;三是“用不起”,背负较大的资金和执行压力。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工业互联网仍是未来几年内的投资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谈及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常老师提出“四个不做”原则,即:其一,不能解决用户实际痛点不要干,坚持以成本、质量、效率为本;其二,不符合数字化转型趋势不蛮干,找准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其三,不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不要干,解决方案要有可推广性、可复制性;其四,不能够沉淀为业务中台不要干,积累工业知识,实现链接、解耦、重构与再造。

 

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本土工业操作系统,需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相结合,需要“建平台”和“补短板”相结合,坚持政府输血、企业自我造血和产业补血“三管齐下”。其中,政府输血是基础,企业自我造血是核心,产业补血是关键。

 

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争本质上是速度竞争,谁能抢先一步,谁就将取得未来的主导权。但是,这不是一场个人的100米赛跑,而是一场4X100米的接力赛——工业互联网平台竞争表面上是平台企业之间的竞争,背后其实则是一场基础性产业的存量之争,需要数据采集企业、工业软件企业、设备和自动化企业以及工业信息安全企业共同来完成这场接力大战。作为“新基建”的主战场,工业互联网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群性突破、协同创新与融合性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


康力电梯:加码智能制造  抢滩千亿市场



从成立之初籍籍无名的私人小厂快速蝶变成为国际一线品牌,康力电梯仅仅用了13年时间书写从创业到上市的传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更好地借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智造合伙人们走进康力电梯总部产业园,深度参访康力企业展示厅及智能制造车间。通过乘坐10m/s超高速电梯、5m/s高速观光电梯,登临全球超高288米康力试验塔,参访学员无一不感受到康力电梯逐鹿世界的愿景与信心。


IMG_5665(1).jpg 

康力电梯董事长王友林先生走进课堂并致辞,对来访学员表示衷心的欢迎与劝勉,通过回顾康力电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史,他提出企业家应当具备的五点企业家精神:第一,企业家要有博大的胸怀,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第二,要有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产业报国的情操;第三,要有正确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第四,要专注一个行业、一个产品,把它做到极致,做成世界品牌;第五,具备社会责任感,造福员工、反哺社会。




IMG_5720(1).jpg

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包括康力电梯在内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面对新形势,康力电梯如何看待智能制造?康力电梯信息中心总经理陈振华先生围绕《企业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设》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康力围绕“流程优化”“卓越运营”和“前沿数字业务”三个领域,不断实现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工业互联网”,从管理业务数字化到数字化业务发展的变革。通过新的信息技术为产品和服务赋能、赋值、赋智,不仅提升了交付能力,亦向客户和乘客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创造更多增值服务的机会。

 

康力从成立起,就注重信息化建设,主要采取“12345”的核心举措布局信息化战略1个统一即是统一的IT,2个整合在于流程的整合和数据的整合,3个智能化包括生产过程智能化、售后服务智能化和电梯产品智能化,4个移动化依次为营销、工程安装、维保、车间物流移动化,5个协同指的是研发协同、供应链协同、客户关系协同、财务协同、质量协同。


康力电梯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方向,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建成一套信息流与业务流高度融合的企业管理体系智能制造领域,引入条码管理,完成数据采集转换,协同SAP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构建业内首屈一指的人机交互技术平台,实现人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使生产高度集成化,并通过云端协同办公,对供应商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实施高效管理;在工程管理领域,高效运用移动APP工程服务管理系统EOS,全面提升康力工程服务质量;在营销领域,建立销售及客户管理平台CRM,加强商机管控精准度,提升报价响应速度,项目管理精益求精,用信息化助力业绩提升。

 

此外,康力电梯整合内外部资源,借助百度物联网打造“智慧电梯”,将电梯的监管延伸到电梯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建立从电梯制造、维保、运营使用提供电梯故障报警、困人救援、日常管理、质量评估、隐患防范等功能的综合性智能电梯云平台管理体系,实现电梯联网时时监控,真正做到“不管您在哪里,康力就在您身边”。

 

陈振华总经理强调,智能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务实的态度和长期的坚持。许多企业盲目追求表层的改变,偏离了制造转型的内在逻辑——智能制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智能制造不是简单自动化改造,而是运营方式改变。数字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核心,最终演变成为一种自组织的新生态模式。

 


3


新基建  新挑战  新未来





IMG_5848(1).jpg

相比于传统基建,新基建具有怎样的内涵?新基建的基建又是什么?后疫情时代,新基建能否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力?7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超智能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雄安新区智能智慧城市首席专家杜明芳为学员们带来了以《新基建信息模型驱动的数字孪生智造》为主题的线上授课,杜老师以新基建时代制造业面临的新挑战作为切入点,先后阐释新基建的内涵、作用、战略部署及投资现状,并对数字孪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度解析。

 

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超大数据量对实时处理和网络载荷提出更高要求、人工智能与传统自动化系统融合不足、内部互联互通与复杂系统协同存在诸多问题、自主可控的工业通信协议及软件屈指可数、技术与管理缺乏深度融合、方法路径仍需进一步明晰……新基建时代,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唯有对时局与趋势保持清醒、明晰的认识,方能行稳致远。

 

目前的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下一步将从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抓好项目建设、做好统筹协调四个方面发力,按下新基建的加速键。

 

新基建推动中国社会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而数字孪生作为可靠的底层支撑技术,通过在虚拟空间中创建物理对象的高保真虚拟模型,以模拟其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并提供反馈,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联通,大大加速数字新基建的布局速度,推动社会更快进入万物智联时代。

 

从生产制造的角度来看,数字孪生应用加快落地,引领数字化转型迈向“工业智能”新方向。数字孪生运用数据科学手段,基于建模仿真构建生产制造物理实体与业务流程虚拟运营的精准映射关系,促进物理生产与数字制造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赋予制造系统动态感知、敏捷分析、全局优化、智能决策的强大能力,既可以大幅度缩短研发周期,也能够有效提高产品交付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孪生应用将逐步向管理、服务等环节渗透,促进从设备级、车间级到产业链级的全向度突破,助力实现“工业智能”。

 


4


5G商战正酣  物联网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IMG_5899(1).jpg

随着工信部5G商用牌照的发放,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即将拉开大幕的5G时代,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酝酿了多年的5G,仅仅意味着网速更快吗?

中国电信研究院物联网行业研究总监王志成《物联网——5G时代的星辰大海新商战》为题,带领学员们重新审视5G时代带来的产业变革,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创新技术衍生出的典型应用场景展开深入讲解,帮助每位学员更加从容地把握时代节奏、应对产业竞争。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产业能够像信息通信产业一样发展得如此迅速,从1G到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进化基本保持着十年一代的发展速度。但步入5G时代,情况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时起步、同步发展,从经验借鉴模式进入创新先行模式;另一方面,5G在网络性能上的显著提升将实现更多类型的场景化应用,带来颠覆性变革。

 

ITU对5G的三大应用场景进行一个很好的描述:一是增强移动宽带eMBB,二是高可靠、低时延、高品质的网络uRLLC,三是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与前代移动通信相比,5G将聚焦垂直行业应用,并将率先实现的eMBB场景作为优先关注领域。初期是基于eMBB的业务迁移,未来则基于新基建,通过eMBB、mMTC和uRLLC的全面应用为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综合赋能。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智慧家庭以及物联网共同组成了5G多元化的技术支撑,并由此衍生出相应的创新案例与应用场景——首先是室内外密集场景高速连接,5G支持的全频谱覆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支持大面积低频广域覆盖,同时使用高频、高密度的小基站部署也能实现热点密集覆盖,兼顾频谱效率与速率;第二个应用场景是超高清、超宽带大视频应用,UHD超高清移动视频与超宽带、低延迟移动视频应用(AR/VR)是5G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第三个应用场景是海量连接的物联网分层智能切片,通过降低功率需求,显著降低总体成本;第四个应用场景是低时延、高保障车辆自控通信,针对车联网现存的痛点和问题,低时延、高带宽、海量连接、高可靠性、高移动性成为5G时代核心的性能指标与通信要求;第五,在低时延、高保障工业自控通信的应用方面,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自动控制领域对5G网络的延迟、可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全新的网络场景要求。此外,5G还将进一步激活无人机、远程医疗、云化机器人等大量智能应用场景,为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化。